车载式压滤机其工作逻辑本质是 “将固定式压滤机的‘过滤 - 脱水’核心流程,压缩到可移动载体上”,兼顾了固液分离效率与现场作业的灵活性。
车载式压滤机是将传统压滤机的核心过滤系统、动力系统、进料系统等集成在机动车(如卡车、拖车)上的移动脱水设备,主要用于分散式污泥、矿浆、工业废渣等的现场脱水处理(如市政管网抢修污泥、河道清淤污泥、矿山尾矿等)。其工作原理基于 “加压过滤 - 固液分离”,但因 “车载移动” 特性,在结构和流程上更注重灵活性和快速响应,具体工作流程如下:
一、前期准备:移动到位与系统启动
场地适配与固定
车辆行驶至待处理污泥(或浆料)现场(如污水处理站、河道岸边、矿山堆场),通过车载液压支腿(4-6 个)展开并支撑地面,确保设备水平稳定(避免过滤时因倾斜导致滤板受力不均、滤液泄漏)。同时,连接污泥进料管(通常配 10-20 米可伸缩软管)至污泥池,连接滤液排水管至市政管网或废水回收池。
动力与系统检查
启动车载动力系统(多为柴油发动机或外接 380V 工业电),驱动液压系统、进料泵、控制系统运转。检查滤布状态(滤布需预先铺设在滤板间,确保无破损、褶皱,避免漏泥)、滤板闭合密封性(通过液压油缸推动滤板组,使相邻滤板边缘压紧,形成密封滤室)。
二、核心过滤:加压进料与固液分离
污泥进料(低压填充阶段)
启动车载进料泵(多为液压陶瓷柱塞泵或螺杆泵),将待处理污泥(含固量通常 5%-20%)通过管道泵入滤板组之间的 “滤室”(滤板表面有凹凸纹路和滤液通道,滤布覆盖在滤板上,相当于 “过滤介质”)。
此时液压系统提供低压(0.3-0.8MPa),推动滤板组保持闭合,污泥在进料泵压力下快速充满所有滤室(滤室总容积根据车型不同,从 5-50m³ 不等),此阶段主要目的是 “填满滤室”,为后续高压过滤做准备。
高压过滤(固液分离阶段)
当滤室填满后,进料泵提升压力(通常 1.0-2.5MPa,根据污泥特性调整),污泥中的液体(滤液)在压力差作用下透过滤布,经滤板表面的滤液通道汇集后,通过总排水管排出(可回收或达标排放);污泥中的固体颗粒(如污泥絮体、矿渣颗粒)被滤布截留,在滤室内逐渐形成 “滤饼”。
此阶段持续时间根据污泥浓度和过滤面积而定(通常 30 分钟 - 2 小时),直至滤液排放量明显减少(表明滤饼已基本成型,水分难以进一步排出)。
三、深度脱水(可选):压榨强化滤饼干度
部分车载压滤机配备 “二次压榨系统”(针对高含水率污泥,如河道淤泥),在过滤后期启动:
通过液压系统向滤室内部的 “隔膜板”(滤板内置弹性隔膜)注入高压水或压缩空气(压力 1.5-3.0MPa),隔膜膨胀后挤压滤饼,进一步挤出滤饼中残留的间隙水,使滤饼含水率从 60%-80% 降至 40%-60%(便于后续运输或资源化利用,如填埋、制砖)。
四、卸饼与清理:完成一个循环
滤板拉开与卸饼
过滤(或压榨)结束后,液压系统反向动作,带动滤板组依次拉开(相邻滤板间距 10-20cm),滤室内的滤饼因重力或轻微震动(部分设备带振动装置)脱落,掉入下方的接料斗或直接落在地面(通过传送带输送至运输车辆)。
滤布清理与系统复位
人工或自动喷淋装置冲洗滤布表面残留的滤饼碎屑(避免堵塞滤布影响下次过滤效率),随后滤板组重新闭合,准备下一批次进料。若需转移作业点,收回支腿、卷收管道,车辆驶离现场。
车载式压滤机的核心优势(与固定式对比)
移动灵活:无需固定安装,可快速响应多个分散处理点(如城市不同区域的污泥、偏远矿山尾矿);
快速启动:集成化设计减少现场管路连接,30 分钟内可完成从 “到场” 到 “启动过滤” 的全过程;
适应复杂环境:自带动力系统,可在无外接电源的野外作业(如河道清淤、应急抢险)。